主页
- 洞窟列表

条件筛选

已选中:

洞窟列表

莫高窟第012窟

  • 时代:晚唐
  • 该窟建于晚唐咸通十年(869)前,五代重修。覆斗顶殿堂式中型窟。主室东壁门上方有:“窟主沙州释门都法律和尚金光明寺僧索义<img src="//cdn.e-dunhuang.com/images/bian.jpg"/>”墨书题记。主室绘经变十幅。西壁龛外南侧画普贤变,北侧是文殊变。南壁上半部自西向东分别绘法华经变、观无量寿佛经变、弥勒经变。北壁上半部自西向东分别为华严经变、药师经变、天请问经变。东壁门北绘维摩诘经变,门南是报恩经变。南、北、东三壁经变画下,各绘三或四幅条形屏风画,内容为其上部相应经变之各品故事画。甬道南北壁绘供养人,前室西壁门南、门北分别绘南方天王和北方天王,南北壁绘赴会菩萨。

莫高窟第17窟

  • 时代:晚唐
  • 该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(851-862)间,是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的影堂。此窟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,坐北朝南,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被敦煌莫高窟主持王道士(王圆箓)所发现,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经卷、社会文书、绢画、刺绣、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,故此又被称为“藏经洞”。洞窟平面近于方形,覆斗形顶,窟顶及四披无壁画内容。北壁前设一长方形禅床式低坛,禅床上端坐一身高僧像,即洪像。西壁嵌有大中五年(公元851)洪;告身碑。北壁晚唐画双树。西侧树下画近侍女一身(执丈、持巾),树间挂布囊;东侧树下画比丘尼一身(持纨扇),树间挂一水壶。东壁、南壁均无壁画内容。无甬道,无前室。

莫高窟第107窟

  • 时代:晚唐
  • 该窟开凿于晚唐。覆斗顶殿堂式洞窟。整窟毁损程度非常严重。 洞窟西壁开一盝顶帐形佛龛,龛内塑像已毁。佛龛顶部绘十字金刚杵团花纹样,佛龛西披画坐佛三身(存二身),化生童子一身,东、南、北披各画坐佛三身。龛内西壁上画卷草、垂幔,下画屏风四扇,屏风上画有弟子六身。佛龛南、北壁上端画卷草、垂幔,下端画屏风各三扇,每扇画菩萨一身。龛沿画草石榴边饰。龛下发愿文一方,两侧画比丘供养像一身、比丘尼供养像二身、男供养人像二身、女供养人一身。龛外南、北两壁画毗沙门天王各一身。主室四披均绘千佛。藻井和东披、南披损毁严重。 南壁西起画药师经变、天请问经变各一铺,下存男供养人像七身。 北壁西起画阿弥陀经变、弥勒经变各一铺(画面均残)。下存女供养人像十身。 东壁门北画如意轮观音经变一铺,下画女供养人二身,门南画不空绢索观音经变一铺(上部已毁),下画男供养人三身。 注: 西壁龛下原有发愿文一方(现模糊不清),知该窟建成于咸通十二年(871年)。